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 指导意见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21-09-17浏览次数:1463

教研〔 20185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 水平, 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统筹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 》,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 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 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 心,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坚 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 项基础性工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调动各种 积极因素,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发展,努力建成一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确保实现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战略 目标。

(二)基本原则

坚持特色一流。 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传承创新 优秀文化,积极主动融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体 现优势特色,提升发展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瞄准世界一流,吸收世 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 流,有效扩大国际影响, 实现跨越发展、超越引领。

坚持内涵发展。 创新办学理念,转变发展模式,以多层次多类型一 流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为基础,更加注重结构布局优化协调,更加 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更加注重资源的有效集成和配置, 统筹近期目标与 长远规划, 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驱动。 全面深化改革,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各类 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高校内生动力,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 率、更加开放、动态竞争的体制机制。

坚持高校主体。 明确高校主体责任,对接需求,统筹学校整体建设 和学科建设,主动作为,充分发掘集聚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强多方协同, 确保各项建设与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二、落实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和加 强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四个自信 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和动力。践行四个服务,立足 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为国家发展、人民福祉做贡献。高校党委要把 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全面推进高校 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加强 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 导地位,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

(四)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研究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需求,大力加强理想信 念教育和国情教育,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坚持不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 进学生头脑,使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现全员全过程 全方位育人;实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大力推动思政课+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使各类课程、资源、力量 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优 势,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引导。实施高校体育固本工程和美育提升工程,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审美素养。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实 践,改革学习评价制度,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奋发学习、全面发展。做好 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鼓励学生到基层一线发光发热,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中大显身手。

(五)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体化构建 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 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贯通人才培养全体系。突出 特色优势, 完善切合办学定位、互相支撑发展的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学科 育人功能;突出质量水平,建立知识结构完备、方式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 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 培养新模式,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 源开放共享,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突出价值导向,建立思想性、科学 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教材体系,加快建设教材建设研究基地,把教材建设 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完善教材编写审查、遴选使用、质 量监控和评价机制, 建立优秀教材编写激励保障机制,努力编写出版具 有世界影响的一流教材;突出服务效能,创新以人为本、责权明确的管 理体系;健全分流退出机制和学生权益保护制度,完善有利于激励学 习、公平公正的学生奖助体系。

(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 目标,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 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 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 专业;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不同学位层次的培养要求, 改革培养方式,加快建立科教融合、 产学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着力改进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深化和扩大专业学位教育改 革,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大力培养高精尖急缺 人才,多方集成教育资源,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政治过 硬、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机制。推进课程改 革,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和教学的一体化设计,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 进、教学相长,将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融入课程体系。

三、全面深化改革,探索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七)增强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能力

需求是推动建设的源动力。加强对各类需求的针对性研究、科学性 预测和系统性把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加强各类教育形式、 各类专项计划统筹管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 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 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结构,适应需求调整培养规模与培养目标,适度扩 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强国家战略、 国家安全、国际组织等相关急需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超前培养和储备哲 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人才。 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招生选拔质量为核心、科学公正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 制。建立面向服务需求的资源集成调配机制,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集聚效 应和放大效应。

(八)优化学科布局

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规 律, 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以优势特色 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整合相关传统学科资源,促进基础学 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与 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紧密衔接,加快建设对接区域传统优势产业,以 及先进制造、生态环保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学 科建设,加快完善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 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优化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布局, 处理好交叉学科与传统学科的关系,完 善学科新增与退出机制,学科的调整或撤销不应违背学校和学科发展规 律,力戒盲目跟风简单化。

(九)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把选聘考核晋升思想 政治素质关,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打造有理想信 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建成师德师风高地。坚 持引育并举、以育为主,建立健全青年人才蓬勃生长的机制,精准引进活 跃于国际学术前沿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坚决杜绝片面抢挖帽子人才等短 期行为。 改革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突出教学一线需求,加大教师教学岗位 激励力度。 建立建强校级教师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高校 教师职业发展,加强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 完善访问学者制 度,探索建立专任教师学术休假制度, 支持高校教师参加国际化培训项 目、国际交流和科研合作。 支持高校教师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教材建 设等工作。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健 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不唯头衔、资历、论文作为评价依据, 突出学 术贡献和影响力,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突出一流科研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 主力军作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 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哲学社会科学平 台建设, 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全面发展、重点突破。加 强协同创新,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在人才、资本、市场、管理 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力度;围绕关键核心 技术和前沿共性问题,完善成果转化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探索建立专业 化技术转移机构及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主动融 入区域发展、军民融合体系,推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提升对地 方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的贡献度。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 打造高水平的新型高端智库。 探索以代表性成果和原创性贡献为主要内容的 科研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

(十一)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大力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 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顶尖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学 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建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推动中外优 质教育模式互学互鉴,以我为主创新联合办学体制机制,加大校际访问学 者和学生交流互换力度。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加大双语种或多语种 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国际学生招收、培养、管 理、服务的制度体系,不断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积极参与共建 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中外人文交流项目,在推进孔子学院建设中,进一 步发挥建设高校的主体作用。选派优秀学生、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等赴 国外高水平大学、机构访学交流,积极推动优秀研究生公派留学,加大高 校优秀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荐高校优秀人才在 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国际期刊任职兼职。

(十二)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培育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中国智慧的大学文化,成为大学生命 力、竞争力重要源泉。立足办学传统和现实定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教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具 有时代精神、风格鲜明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术道 德建设, 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基地建设, 营造全方位育人文化。塑造追求卓越、鼓励创新的文化品 格, 弘扬勇于开拓、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形成中外互鉴、开放包容的文化 气质。坚定对发展知识、追求真理、造福人类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对口支 援、精准扶贫、合建共建等行动中, 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发挥带动作 用。传播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承担引领时代风气和社会未来、促进人类 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

(十三)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以制度建设保障高校整体提升。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 制, 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大学章程,规范高校内部治理体 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依法治校;创新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和学术管 理模式,完善学术治理体系,保障教学、学术委员会在人才培养和学术事 务中有效发挥作用;建立和完善学校理事会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和 参与学校发展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 能等新技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数字校园支撑体系,提升教 育教学管理能力。

四、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一流学科高峰

(十四)明确学科建设内涵

学科建设要明确学术方向和回应社会需求,坚持人才培养、学术团 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遵循学 科发展规律,找准特色优势,着力凝练学科方向、增强问题意识、汇聚高 水平人才队伍、搭建学科发展平台,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学科。以一流学科 为引领,辐射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形成重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协 调、互为支撑的学科体系,支持大学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十五)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

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于尊重规律、构建体系、强化优势、突出特色。 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的学科,加快培育国际领军人才和团队,实现 重大突破,抢占未来制高点,率先冲击和引领世界一流;国内前列、有一 定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围绕主干领域方向,强化特色,扩大优势,打造新的 学科高峰, 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在中国特色的领域、方向,立足解决 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学 科和一流教材,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 体系、教材体系,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十六)拓展学科育人功能

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加强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流人才。强化科研育人,结合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 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 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 结合。学科建设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支撑引领专业建设, 推进实践育 人,积极构建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实践实习教学体系,拓展实践实习基 地的数量、类型和层次,完善实践实习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加强创新 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探索跨院系、跨学 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机制, 依托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 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鼓励师生共同开展高质量创新创 业。

(十七)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和梯队

汇聚拔尖人才,激发团队活力。完善开放灵活的人才培育、吸引和使 用机制,着眼长远,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以杰出人才为骨干、以优 秀青年人才为支撑,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和梯队,注重培养团队 精神, 加强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凝练方向、引领发展的重要作 用, 既看重学术造诣,也看重道德品质,既注重前沿方向把握,也关注组织 能力建设,保障学科带头人的人财物支配权。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 稳定支持力度, 着力把中青年学术骨干推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前 沿,承担重大项目、参与重大任务,加强博士后等青年骨干力量培养; 建立稳定的高水平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实践指导和管理服务人才队伍, 重视和培养学生作为科研生力军。以解决重大科研问题与合作机制为重 点,对科研团队实行整体性评价,形成与贡献匹配的评价激励体系。

(十八)增强学科创新能力

学术探索与服务国家需求紧密融合, 着力提高关键领域原始创新、 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性社会影响。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凝练提出学 科重大发展问题,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 颠覆性技术、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有组织攻关创新,实现前瞻性基础研 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建设性社会影响的重大突破。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 培育和组织,积极承担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在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积极参与、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 工程, 研究和解决全球性、区域性重大问题,在更多前沿领域引领科学方 向。

(十九)创新学科组织模式

聚焦建设学科,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对原创 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围绕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问题组建学科 群, 主干学科引领发展方向,发挥凝聚辐射作用,各学科紧密联系、协同 创新,避免简单地搞平衡、铺摊子、拉郎配。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学科 前沿发展方向,以服务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联合攻关为牵 引,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依托科技创新平台、研究中心等,整合 多学科人才团队资源,着重围绕大物理科学、大社会科学为代表的基础学 科, 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前沿学科,信息科学为代表的应用学科,组建交叉 学科,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鼓励组 建学科联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五、加强协同,形成双一流建设合力

(二十)健全高校双一流建设管理制度

明确并落实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增强建设的责任感和 使命感。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在双一流建设全程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重 大安排部署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确保双一流建设方案全 面落地。健全高校双一流建设管理机构,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 善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建立内部监测评价制度, 按年度发布建设进展报告,加强督导考核,避免简单化层层分解、机械分 派任务指标。

(二十一)增强高校改革创新自觉性

改革创新是高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高校要积极主动深化改 革,发挥教育改革排头兵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改革增添动力,以创新彰 显特色。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 着力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人事制度、科研体制机制、资源募集调配机制等关键领域环节的改革力度,重点突破, 探索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增强高校 外部体制机制改革协同与政策协调,加快形成高校改革创新成效评价机 制,完善社会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合作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为高 校创新驱动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十二)加大地方区域统筹

双一流建设纳入区域重大战略,结合区域内科创中心建设等重大 工程、重大计划,主动明确对高校提出需求,形成双一流建设与其他重 大工程互相支撑、协同推进的格局,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政 府通过多种方式,对建设高校在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切实 落实放管服要求,积极推动本地区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引导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本地区高水平大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协调 发展、有序衔接的建设体系。

(二十三)加强引导指导督导

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适度扩大高校自主设置学科权限, 完善多元化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适度提高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 博士学位的比例。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国家急 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探索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国家重大科研任 务、重点科技创新基地等相衔接的新路径。继续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全面 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管理需要的绩效管理机制, 增强建设高校资金统筹权,在现有财政拨款制度基础上完善研究生教育投 入机制。建设高校要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统筹自主资金和其他可由高校按 规定自主使用的资金等,共同支持双一流建设。完善政府、社会、高校 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

强化建设过程的指导督导。履行政府部门指导职责,充分发挥双一流 设专家委员会咨询作用,支持学科评议组、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 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各类专家组织开展建设评价、诊断、督导,促进学科 发展和学校建设。推进双一流建设督导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按建设周 期跟踪评估建设进展情况,建设期末对建设成效进行整体评价。根据建设进展和评价情况, 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和建设范围。推动地方落实对双一 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

(二十四)完善评价和建设协调机制

坚持多元综合性评价。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探索建立中国 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 影响力为核心要素,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定性和定量、主观和 客观相结合,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评价并行,重点考察建设效果 与总体方案的符合度、建设方案主要目标的达成度、建设高校及其学科专 业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度。鼓励第三方独立开展建设过程及建设成效 的监测评价。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健全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双一流建设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创新省部 共建合建机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与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政策 协同、分工协同、落实协同、效果协同。


分享到
  • 微信
  • QQ
  • QQ空间
  • 微博
  • 豆瓣网
  • 人人网

版权所有 © 2018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Baidu
map